原油價格上漲 油服行業復蘇
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,布倫特原油創近一年來新高,達72美元/桶。業內人士表示,受地緣風險、OPEC減產、原油需求增長等多因素影響,原油供需基本面好轉。2018年,石油化工上游采掘勘探行業將進一步向好,油服行業復蘇拐點進一步明確。
多因素推動油價上漲
分析人士指出,短期看,地緣風險是推動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。同時,原油供需基本面好轉,減產協議執行,供給端持續收縮,而全球經濟持續擴張,拉動原油需求增長。
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公布的《石油市場月度報告》顯示,3月OPEC產量下跌至3195.8萬桶/日,減產執行率升至150%;OPEC預計,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163萬桶/日;同時,經合組織(OECD)2月份石油庫存減少1740萬桶至28.54億桶,全球石油庫存過剩情況逐漸改善。
不過,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加,將抑制油價上行。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指出,截至4月13日,美國鉆井平臺增加7口至815口,為2015年3月以來的*高水平。
申銀萬國分析師謝建斌認為,原油供需有望在二季度走向再平衡,預計2018年全年布倫特油價**在65美元-70美元/桶區間。
油服公司業績大增
油價**上移將帶動油服行業結構性增長。2017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支出總規模約為4045億美元,同比增長約7%,結束了2014年以來的持續大幅萎縮。預計2018年-2020年全球油氣資本支出繼續增長。
“三桶油”相繼公布了2018年資本支出計劃,勘探開發資本支出合計達2861億-2961億元,同比增長18%-22%。
謝建斌認為,2018年石油化工上游采掘勘探將進一步向好,預計油服行業復蘇拐點進一步明確;“三桶油”資本支出計劃明顯提升,油價如果穩定在65美元/桶以上,石油公司后續資本支出將逐步釋放。
2017年,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達68.41%,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38.43%,創歷史新高。政策驅動下,油氣行業有望迎來開發高峰,將帶動油服市場率先啟動。
從目前情況看,油服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報業績大幅增長。通源石油、潛能恒信、恒泰艾普、*ST油服一季報業績預增均超過100%。
通源石油預計,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00萬-700萬元,同比扭虧為盈。公司表示,隨著2017年4季度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上升,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增加,公司美國控股子公司報告期內工作量同比大幅增長,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大幅增長。同時,國內油氣行業回暖,公司射孔類核心業務工作量獲得較大增長。
潛能恒信預計一季度盈利185萬-461萬元,去年同期虧損922萬元。公司采集處理一體化、處理解釋一體化、地質工程一體化等油氣勘探開發業務進展順利,營業收入增加。